当前位置:首页 - 佛学辞典 - 佛学大辞典查询,佛教知识大全,佛学故事大全,佛教经典故事

在线佛学辞典,佛教知识大全

【佛学知识大辞典】提供在线佛学知识查询服务,内容采编自佛学大词典,丁福保佛学大词典,中国百科全书,英汉对照词典,三藏法数,佛学常见辞汇,法界次第初门,法门名义集,俗语佛源,法相辞典,翻译名义集,佛学次第统编,五灯会元,南传佛教英文辞典,历代名僧辞典,阅藏知津,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等典籍。

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:

八万四千法门

【八万四千法门】[出贤劫经]八万四千法门者。昔佛告喜王菩萨。修习行法。自第一光耀。乃至分舍利。凡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。一一法门。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。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。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。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。教化而开觉之。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。一变为十。总成八万四千度无极法门

分类:三藏法数

八万四千尘劳

【八万四千尘劳】[出华严孔目]八万四千恃劳者。尘即染污之义。谓种种邪见烦恼。能染污真性也。劳即劳役也。谓众生被邪见烦恼劳役不息。轮转生死。无有尽时。论其尘劳根本。不出十使。于十使中。随以一使为头。则九使为助。遂成一百。约三世各有一百。共成三百。而现在世一百时促。不论相助。于过去未来二世二百。又各各以

分类:三藏法数

千二百五十人

【千二百五十人】[出因果经]谓耶舍长者子朋薰五十人。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。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。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。舍利弗师徒一百人。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。此千二百五十人。并先事外道。勤苦累劫而无所证。承佛化导。即得证果。于是感佛之恩。一一法会。常随不舍。故诸经首列众。皆云千二百五十人俱者。以

分类:三藏法数

百八烦恼

【百八烦恼】[出天台四教仪集注]昏烦之法。恼乱心神。故名烦恼。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。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。各有好恶平三种不同。则成十八烦恼。又六根对六尘好恶平三种。起苦受。不苦不乐受。复成十八烦恼。共成三十六种。更约过去未来现在三世。各有三十六种。总成一百八烦恼也。(好恶平三种不同者。如色尘有好色。有恶

分类:三藏法数

一百八法明门

【一百八法明门】[出佛本行集经]法明门者。为令众生破除昏暗。通达一切智慧也。故护明菩萨。在兜率天宫。欲下人间托生。即于师子座上。宣说此一百八门。留与诸天以作忆念。然后下生也。(护明菩萨。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。梵语兜率。华言知足。)正信法明门。谓不破坚牢心故。净心法明门。谓无秽浊故。欢喜法明门。谓

分类:三藏法数

百八三昧

【百八三昧】[出大智度论]首楞严三昧梵语首楞严。华言健相分别。梵语三昧。华言正受。亦云正定。谓菩萨住是三昧。则于诸三昧行相。多少浅深。悉能分别了知。而一切魔恼。不能破垓。是名首严三昧。宝印三昧谓菩萨住是三昧。于一切三昧。悉能印证。然诸宝中法宝为最。今世后世夃至涅槃。能为利益。是名宝印三昧。(梵语涅槃

分类:三藏法数

大乘百法

【大乘百法】[出大乘百法明门论]百法束为五门。谓色法十有一。心法八。心所有圣五十有一。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。无为法六。共成一百也。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。谓眼耳鼻舌身五杳。色声香味触五境。及法处所摄一分。此十一种法。皆有色相可见可对。故总名为色法。(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。具有四分。一心所法。二不相应行。三

分类:三藏法数

八十八使

【八十八使】[出天台四教仪集注]使即驱役之义。谓此见惑。能驱役一切众生。流转三界生死故也。言见惑者。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。凡有十种。一身见。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庂中妄计为身也。二边见。谓于身见计断计常。随执一边也。三见取。谓于非鑋胜法中。谬见涅槃。生心而取也。四戒取。谓于非戒中。谬以为戒。取以进行也

分类:三藏法数

八十一品思惑

【八十一品思惑】[出天台四仪集注]思惑者。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。而起贪嗔痴慢四惑也。言八十一品者。以欲界为一地。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。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。共为九地。欲界一地具九品。贪嗔痴慢四惑。所谓上上上中上下。中上中中中下。下上下中下下也。色界四地。无色界四地。亦各有九

分类:三藏法数

八十随形好

【八十随形好】[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]指爪狭长。薄润光洁。手足指圆。纤长柔软。节骨不现。手足各无差。指间充密。手足圆满。软净光泽。筋脉盘结。深隐不现。两踝深隐。骨不显露。(踝。胡瓦切。)行步正直。端庄严肃。行步威容齐整。如师子王。行步安平。稳如象王。行步有仪。进止详缓。回身顾视。必皆右旋。支节渐次。安

分类:三藏法数

小乘七十五法

【小乘七十五法】[出圆觉经疏钞]小乘七十五法。摄为五类。谓色法十有一。心法一。心所有法四十有六。不相应行法十有四。无为法三也。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。谓眼耳鼻舌身五根。色声香味触五境。及法处所摄一分。此十一种。皆有色相可见可对。故总名为色法。(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。具有四分。一心所法。二不相应法。三无为

分类:三藏法数

佛六十四种梵音

【佛六十四种梵音】[出不思议秘密大乘经]佛告寂慧菩萨言。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。当知如来音声。从虚空出。谓如来音声。流演润泽也。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。温柔和软也。三悦意声谓如来音声。欢悦一切众生意也。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。而可爱乐也。五清净声谓如来音声纯妙。远离诸垢染也。七明亮声谓如来音声

分类:三藏法数

善财五十三参

【善财五十三参】[出华严经]经云。善财童子初入胎时。于其宅内。自然而出七宝楼阁。其楼阁下有七伏藏。地自开裂。生七宝牙。童子处胎十月。然后诞生。形体支分。端正具足。一切众宝。自然出现。一切库藏。悉皆充满。以此事故。父母亲属及善相师。共呼此儿。名曰善财。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。住庄严幢娑罗林中。为众说

分类:三藏法数

四十八愿

【四十八愿】[出大弥陀经]谓阿弥陀佛。最初因中。名法藏比丘。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。白佛言。我发无上菩提之心。愿作佛时。身相光明。刹土殊胜。宁可得否。彼佛知其智识高明。心愿广大。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。善恶粗妙之相。随其心愿。悉令显现。法藏即一其心。遂得天眼。莫不彻见。复白佛言。我已摄取如上佛刹。所以庄严国

分类:三藏法数

四十二字门

【四十二字门】[出华严经]众圣所由。名之为门。智论云。四十二字。是一切字之根本。因字有语。因语有名。因名有义。从此字门。则能入于无相之智。般若经云。一字皆入四十二字。四十二字亦入一字。故华严经中。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。我恒唱持此之字母。入般若波罗蜜门。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。(梵语般若波罗蜜

分类:三藏法数

三十七道品

【三十七道品】[出法界次第]道即能通之义。品犹类也。合四念处等法门。为三十七。皆是入道浅深之气类。故云道品也。一四念处念即想念。处即身受心法也。一身念处。谓观此色身。皆是不净也。二受念处。谓观领受好恶等事。悉皆是苦也。三心念处。谓观此识心。生灭无常也。四法念处。谓观诸法从因缘生。皆无有我也。二四正勤

分类:三藏法数

三十四心断结

【三十四心断结】[出天台四教仪集注]谓三藏教菩萨。扶惑润生。历劫具修六度梵行。饶益有情。最后至于菩提树下。一念相应。慧发真无漏之时。以八忍八智十六心。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。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。故云三十四心断结也。(三藏教者。即经律论三藏也。扶惑润生者。谓此教菩萨。虽已离见思之惑。为欲化度众生故。伏惑

分类:三藏法数

三十二应

【三十二应】[出楞严经]谓观世音菩萨。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。有佛名观世音。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。同佛慈悲。拔苦与乐。身成三十二尘。入诸国土。化一切众生也。(劫。梵语具云劫波。华言分别时节。声教熏习。故曰闻熏。闻而复修。故曰闻修。金刚有坚利之能。以喻三昧之力也。梵语三昧。华言正定。)一佛身应

分类:三藏法数

如来三十二相

【如来三十二相】[出法界次第]谓如来应化之身。具此三十二相。以表法身众德圆极。人天中尊。众圣之王也。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。皆悉平满。犹如奁底也。(奁。力盐切。奁底者。即盒底也。)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。谓足下毂网轮纹。众相圆满。有如千辐轮也。三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。端直X好。指节参差。光润可爱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八宿

【二十八宿】[出法苑珠林]大集经云。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等言。过去天仙。云何布置诸宿曜辰。摄护国土。养育众生。大梵天王等白佛言。过去天仙。分布安置诸宿曜辰。于四方中各有所主。如云角宿。主于众鸟。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。尔时佛告梵王等言。我亦使诸曜星辰。摄护国土。养育众生。汝等宣告。今彼得知。如我所分国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八天

【二十八天】[出天台四教仪]一欲界六天一四王天。东方持国天王。南方增长天王。西方凘目天王。北方多闻天王。二忉利天。梵语忉利。华言三十三。往世三十三人。同修胜业。同生此天。三须夜摩天。梵语须夜摩。华言善时分。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。又云受五欲境。知时分。四兜率陀天。梵语兜率陀。华言知足。谓此天于五欲境。知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五种外道冥谛

【二十五种外道冥谛】[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]二十五种冥谛者。乃是迦毗罗外道之所计也。盖此外道。亦修禅定。有神通力。知八万劫中事。八万劫前。冥然不知。谓之冥谛。从冥初自性。生智大。乃至神我。开成二十五谛。合为九位也。(梵语迦毗罗。华言黄色。劫。梵具云劫波。华言分别时节。)一冥初自性谓此外道。以八万劫前之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

【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】[出法华玄义]梵语三昧。华言正定。二十五三昧。破前二十五有者。约理对治。随义以立名也。盖欲色无色三界。虽苦乐不同。然实有生死执着。故以此无垢等三昧之法。一一破之。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。一无垢三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。证于无垢三昧。愍彼众生。受于地狱之苦。故以此三昧。令其修行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五有

【二十五有】[出天台四教仪]二十五有。不出六道。有生有死。因果不亡之谓也。然梵王天。无想天及五那含天。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。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。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。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。所以经教特立此三天为三有。以对破外道之计也。(六道者。即天道。人道。修罗道。饿鬼道。畜生道。地狱道也。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五护戒神

【二十五护戒神】[出法苑珠林]护戒神者。谓五戒之中。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。灌顶经云。若持五戒者。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。在人左右。守于宫宅门户之上。使万事吉祥也。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茶蒭毗愈陀尼。护持戒人身。辟除邪鬼。二输多利输陀尼。护持戒人六情。悉令完具。三毗楼遮那世波。护持戒人腹内。使五藏平调。四阿陀龙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五圆通

【二十五圆通】[出楞严经]性体周遍曰圆。妙用无碍曰通。乃一切众生。本有之心源。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。而有二十五种者。谓诸菩萨及大罗汉。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。各各悟入不同故也。此由阿难。于楞严会上。虽闻根尘同源。缚脱无二之旨。而未达圆通本根。请佛开示。如来于是间诸弟子。最初发心。方便令其各各自陈证悟之由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难

【二十难】[出四十二章经]一贫穷布施难谓人自厄于贫乏。而能随力辍己济人。是为难也。二豪贵学道难谓人处于豪贵。而能厌于欲乐。折节求道。是难也。三判命必死难谓人能尚义轻生。决志判命。或为法舍身。济彼饥苦。或为忠臣。以死徇节。是为难也。四得睹佛经难谓人或生边地。不知出世之法。欲得见闻受持如来正教。是为难也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种随烦恼

【二十种随烦恼】[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]谓诸昏烦恼乱心神之法。随逐众生。造无量业。故名随烦恼也。一忿随烦恼暴怒之心名忿。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。即发暴怒。恼乱其心。是名忿随烦恼。二恨随烦恼恨即怨恨。谓由忿怒不舍。结诸怨恨。恼乱其心。是名恨随烦恼。三覆随烦恼覆即隐覆。谓自作罪恶。不能忏悔。故意隐覆。惟恐人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种烦恼现行

【二十种烦恼现行】[出瑜伽师地论]一随所欲缠现行谓在家之人。未离诸欲。而于篁欲之境。起种缠缚之业。相续不舍。故名随所欲缠现行。二不随所欲缠现行谓出家之人。不随世间欲乐之境。而生厌离之心。相续不舍。故名不随所欲缠现行。三无所了知现行谓住恶说法之人。于善恶法。不生分别。于一切境界。无所了知。由此痴惑之心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种烦恼随眠

【二十种烦恼随眠】[出瑜伽师地论并显扬圣教论]烦恼者。谓见思无明。昏烦之法。恼乱心神也。由此烦恼。随逐众生。眠伏藏识之中。故名随眠。(藏识者。藏有含藏之义。即第八识也。)一不定地随眠不定地即欲界也。谓欲界散乱。不修禅定。以散乱故。眼等诸根烦恼。随逐不舍。故名不定地随眠。二定地随眠定地即色界无色界也。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

【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】[出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]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。说诸受阴尽。如灯火灭。种坏风止。名为涅槃。(阴即身也。梵语涅槃。华言灭度。)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。说最初生诸方。从诸方生世间人。从人生天地。天地灭没。还入彼处。名为涅槃。(诸方即四方也。)三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。说风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空

【二十空】[出般若经]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。皆无自性。故名内空。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。皆无自相。故名外空。三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。都无自性。故名内外空。(六识者。眼识。耳识。鼻识。舌识。身识。意识也。)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。此空亦空。故名空空。五大空谓小乘四谛十二因缘诸法。皆空无有。故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诸天

【二十诸天】[出天传]自古列十六天像。各有所主。以其有呵护之功也。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。谓日则破闇。月则照夜。龙则秘藏法宝。阎摩则掌于幽冥。故加此四天。通为二十天也。一梵天王梵。梵语具云梵囕摩。华言离欲。又云清净。谓此天王。身心妙圆。威仪不缺。清净禁戒。加以明悟。统领梵众。即法华经称娑婆世界主

分类:三藏法数

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

【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】[出华严经]谓此世界。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。种种妙宝庄严。含藏一切世界。深广无穷也。此世界海。有须弥山。微尘数风轮所持。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。名殊胜威光藏。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。此香水海。出大莲华。名种种光明药香幢。此世界海。住在其中。四方均平。清净坚固。金刚轮山。周帀围绕

分类:三藏法数

十八支

【十八支】[出法界次第]支即支分也。如树根茎是一。枝条有异。禅中支义亦尔。谓色界初禅有五支。二禅四支。三禅五支。四禅四支。共为十八支也。初禅天定五支。一觉支初心在名觉。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。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。触欲界身根。心大惊悟。即生身识。觉此色触也。(未到地者。谓在欲界修色界定故。以色界为未到地

分类:三藏法数

十八学人

【十八学人】[出天台四教仪集注]一初果向初果。即须陀洹所证之果也。谓此人修学。将入初果。虽未至本位。而已向于此果也。(梵语须陀洹。华言预流。)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。预入圣道法流。即证此果也。(三界者。欲界。色界。无色界也。见惑者。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。)三二果向二果。即斯陀含篁证之果也。

分类:三藏法数

十八界

【十八界】[出法界次第]界即界分。谓众生心色俱迷。故开色为十界。开心为八界。令其观此色心二法。皆从虚妄因缘而生。起惑造业。轮转生死。若达此妄源。无有实体。绝名离相。则不为惑染所迷也。(色为十界者。谓眼耳鼻舌身五根。色声香味触五尘。皆于色。故开之为十也。开心为八界者。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

分类:三藏法数

十八空

【十八空】[出大智度论]一内空内即内身。谓三十六种不净充满。九孔常流。净相不可得故。是名内空。(三十六种者。毛发。爪。齿。眵。泪。涎。唾。屎。尿。垢。汗。皮。肤。血。肉。筋。脉。骨。髓。肪。膏。脑。膜。肝。胆。肠。胃。脾。肾。心。肺。生藏。熟藏。赤痰。白痰也。九孔者。两眼。两耳。两鼻。口。大便。小便

分类:三藏法数

十八不共法

【十八不共法】[出法界次第]不共法者。谓诸佛之智内充。无畏之德外显。一切功德智慧。超过物表。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。(二乘者。声闻乘。缘觉乘也。)一身无矢谓佛从无量劫来。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。此诸功德满足。故一切烦恼俱尽。是名身无失。(劫。梵语具云劫波。华言分别时节。)二口无失谓佛具无量智慧

分类:三藏法数

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

【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】[出妙法莲华经论]大乘即佛乘也。梵语修多罗。华言契经。法华文句云。论列十七种者。皆法华之异名。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。不可思议也。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。故先说此无量义处。盖将以无量之义。会归于一实相之理。实相之中。妙义无穷。故名无量义经。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。唯谈

分类:三藏法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