喇嘛教什么意思,喇嘛教的意思及解释

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:

喇嘛教的含义及解释

词语:喇嘛教

【喇嘛教 】

西藏名Bla-mah!i bstan-pa 。意谓无上教。指以西藏为中心而盛行之佛教教派。主要传播于我国藏族、蒙古族等地区,及不丹、锡金,尼泊尔等地。教主为达赖喇嘛、班禅喇嘛。‘喇嘛’为西藏语 bla-ma 之音译,系 bla(上)与 ma(人)之复合词,直译为上人。‘上人’本为佛弟子中有大德行者之尊称,即是上德之人;内有德智,外有胜行,在人之上,故称为上人。此与梵语guru(音译咕噜)一词相当。然至后期,‘喇嘛’成为西藏男女僧人之通称。又因在西藏特别尊崇喇嘛,外人遂以‘喇嘛教’(Lamaism)呼之。实则西藏僧人既非人人皆为喇嘛,亦不自称喇嘛教。西藏人称之为撒盖耶基确斯(梵San%s -rgyas-kyichos ),意为佛陀之启示,或佛之宗教;又自称为南确斯(藏Nan%-chos ),意为正统之宗教或内道之宗教,以别于外道之棒教。佛教自印度传入西藏后,因西藏特殊之地理环境,及与原始棒教结合,遂形成风格特殊之‘喇嘛教’,与中土所传之佛教大异其趣。

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(641),藏王双赞思甘普王(藏Sron%-btsan-sgam-po ,即弃宗弄赞)迎唐室文成公主为后,并由中土、印度请来佛典,开西藏佛教之滥觞。至西元八世纪中叶,吃栗双提赞王(藏Khri-sron-lde-btsan )时,寂护(梵S/anta -raks!ita )与喇嘛教之开祖北印度僧莲华生上师入西藏,摧伏外道,创建寺宇,制定教条,翻译梵汉经典,编成喇嘛教之经藏,即甘珠尔(藏Ka^h-gyur )。其后百年,至朗达磨王(藏Glan%-dar-ma )时,以其为棒教徒,对佛教大肆破坏,故教势大衰。西元一○三八年,东印度僧阿提沙(梵Atis/a )入西藏,翻译经典,复兴戒律,一新喇嘛教。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,西藏即成为其领土之一部。元代中统元年(1260),世祖尊八思巴为国师,敕封‘大元帝师大宝法王’之尊号,喇嘛教遂为元代之国教。西元十五世纪初叶,西藏佛教改革者宗喀巴革新喇嘛教,依阿提沙之教旨,复兴戒律,革新风气,是为新教。为别于旧教,新教将衣帽染为黄色,故称黄衣派、黄派(又称格鲁派、德行派);旧教用红色衣帽,故称红衣派、红派,两派对立。宗喀巴之两大弟子根敦珠巴(达赖)与凯珠(班禅)世世转生为正、副教主,称为‘呼毕勒罕’。又有弟子数十人,转世为法王,分掌教职,住于各地之寺院,称为‘呼图克图’(Khutuktu)。第一世达赖喇嘛时,红教为国教,其后黄教大行,红教势衰,现以黄教为喇嘛教正宗,掌西藏政教大权。今喇嘛教有外蒙古库伦派、萨思迦派、不丹达古巴派、撒母井尼寺派等四派。又黄教有布达拉之达赖喇嘛系、札什伦布之班禅喇嘛系、内蒙古多伦诺尔章嘉呼图克图系、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系等四支。

 元世祖尊八思巴为国师后,八思巴曾制定蒙古新字,并撰著至元法宝勘同总录。武宗时,藏僧法光(藏Chos-kyi h!od-zer )增订八思巴所制定之蒙古新字,并与内地及回鹘等学者共译西藏藏经为蒙古语。其后历经英宗、晋宗、明宗、文宗、顺帝各朝,均优遇喇嘛教,保护僧徒,故教势极为兴盛。元亡之后,随蒙古族之退住塞北,喇嘛教亦告中辍,经百余年后,始再度盛行于蒙古。至清代,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,亦优遇喇嘛僧,时有封赏,并为建立寺庙。如康熙为第五世达赖喇嘛之弟子章嘉呼图克图建多伦诺尔汇宗寺;雍正亦为章嘉呼图克图之法嗣呼毕勒罕建善因寺,并改北京雍和宫为喇嘛寺等。现今内外蒙古共有七十余位活佛。内蒙古乌兰察布盟、察哈尔盟、锡林郭勒盟地方,多流行喇嘛教;外蒙古、西部蒙古及东部蒙古则因寺庙多毁于兵火,又遭回教徒之入侵,故教势衰微。

 唐初,文成公主赍无著菩萨之瑜伽师地论入藏,端美三菩提由印度携回大乘密教,其时多传般若中观等显教之法。至莲华生上师入藏,始传密教,并融合原始棒教,开创喇嘛教,而呈现显密并行之局面,至后则演变为密教之盛行。黄派开祖宗喀巴即融合瑜伽密乘与中观论之教义,依中观论宏扬八不中道,立七十种无我说,据瑜伽师地论阐释十二因缘、六道轮回说,并说空假中三谛与世俗、胜义二谛,而以涅槃之唯一胜业为诵观音神咒之六字大明咒,助业则为不断转动祈祷轮,祈愿罪障消灭,往生极乐净土。此外,西藏佛教各派所崇奉之本尊、佛、菩萨、鬼神等,其名称与形像各异,而诸佛之本师为本初佛(梵A^di -buddha ),本初佛又生五佛,称禅定佛(梵Dhya^ni -buddha )。即中央为毗卢遮那佛、东方阿■佛、南方宝生佛、西方阿弥陀佛、北方不空成就佛,与真言宗之五智如来相当。五佛各化身现世,毗卢遮那佛化现拘楼秦佛、普贤菩萨,宝生佛化现拘那含牟尼佛、金刚手菩萨,阿弥陀佛化现释迦牟尼佛、观音菩萨,不空成就佛化现弥勒佛。在禅定佛所现无数菩萨之中,文殊、金刚手、观世音等,称为三教主,喇嘛教徒特重之。礼拜此等诸佛,口诵六字大明咒,并用各种咒法。盖喇嘛教在教义上为大小乘兼容并蓄,而以大乘为主;大乘中显密俱备,尤重密宗,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,形成‘藏密’。此外,喇嘛教亦吸收西藏原有棒教之神祇与仪式。

 西藏既为以佛教信仰为民族生命之地域,故一切传说与历史均以佛教为中心,各部落酋族间之所以团结,乃因有相同之信仰,国家观念及民族意识则较淡薄,除佛教高僧与佛菩萨教仪之外,既无圣贤可敬,亦无伦理可循,因而造成绝对之喇嘛崇拜。故西藏佛教中有所谓之皈依四宝,即于三宝之上更置一喇嘛,深信喇嘛之前不闻有佛,虽千劫之佛亦依喇嘛而存在,故若无喇嘛引导,则不知有佛,更无从入佛、成佛,过去诸佛皆由喇嘛之教授而得信、解、行、证,有喇嘛始有三宝。由是,喇嘛因而为万善万德之总体,侍奉喇嘛即为供奉三宝,喇嘛崇拜遂成为西藏佛教特色之一。复因藏人笃信人生虚幻,五蕴之身无足可贵,重要的乃是藉此色身修证解脱,故丧葬观念淡薄,行天葬,藉飞鸟之力而使此身复归于四大。正因其不重视物质之色身,主张利用此肉体之苦修以达精神之解脱,故深山苦行之僧人甚多,期求自在无碍之无我解脱,而成为有大成就之大喇嘛。

 西藏既为佛国,故其寺院之数目极多,亦有严密之寺院组织与学经制度,及译为藏文之完整的三藏教典。但民国四十八年(1959)以后,中共肆意迫害喇嘛教,没收寺产,寺院及僧众锐减。至民国五十七年左右,据管理西藏宗教事务之大仲译然巴氏口述,西藏全境有寺庙一千七百余所,喇嘛人数约五十万。

 喇嘛教之寺庙及塔之构造极为特殊,塔多附属于寺庙,有时亦单独造立,构造颇类印度之塔。其基坛为方形,积累数层,塔身作球形,底部缩小,其上有七至十三相轮轮盘,并冠以宝盖,再上更置一小塔形,多以泥、砖或石筑造,现存于内地者如五台山之大塔院寺、极乐寺、北平永安寺,西郊三河桥、沈阳城外之四寺等,皆此制式,其中大塔院寺之塔全高约八十九公尺,为现存喇嘛塔中最大者。其寺庙及宫殿并用木材,多筑于小丘之上,居高临下,景色宜人,面向东,寺前多有一潭湖水,外观如同城塞,屋顶皆扁平。以拉萨达赖喇嘛及扎什伦布班禅喇嘛之殿堂规模最大。其他著名寺庙有桑耶寺、大昭寺、小昭寺、甘丹寺、别蚌寺、色拉寺等。若依其使用性质,则可分为崇祀庙与学问庙两种,前者专事崇祀,后者则为喇嘛研究喇嘛教学之寺院,又有显教学部、密教学部、天文学部、医学部之分。

 喇嘛教之法会极多,其重要者有:(一)传招大法会,以每年正月十五日为中心,乃全藏全区性之大法会,自正月初三、初四起,集合拉萨三大寺僧众,择日诵经、诵戒布萨、举行格西考选辩论会,至正月二十日左右结束。(二)小昭寺集会,于二月举行,其仪式、人数、程序皆类似大昭寺之法会,惟所考取之格西学位,次于大昭集会,而属第二等级。(三)浴佛法会,于每年四月八日隆重举行。(四)宝贝佛涅槃大法会,宝贝佛为藏人对宗喀巴大师之尊称,其示寂纪念日为十月二十五日,各寺所举行之法会盛况更甚于浴佛节,经巧匠精心设计之奶油灯,气象万千,家家户户亦悬点之,故又称灯节。(五)斋月,以正月、二月为大斋月,或称大祭月。元旦为跳舞祭,二日为飞绳祭,三日为翻杵祭,六至二十一日为大施祭,十五日为灯祭,十八日为趋魅祭,二十日为观兵祭,二十五日为竞马祭,三十日为驱魔祭,二月十七日为舞蹈祭。当此斋祭之日,无论男女老幼皆口诵六字大明咒,身佩护佛、舍利、经卷、念珠、护符等物,手持摩尼轮(藏mani-hkhor ),延请僧侣大作佛事。[彰所知论卷上、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、蒙古游牧记、圣武记、蒙古地志卷下、元史本纪、明史本纪、大清一统志、吉林通志、热河志、近代蒙古史研究、Pozdneyeff: Mongoliai Mongli; W.W. Rockhill: Journey of FriarWilliam of Rubruck; Howarth:History of Mongols](参阅‘西藏佛教’2593)

分类:佛学大词典

喇嘛教相关链接
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
诗词大全
 
成语大全
说文解字
黄历农历
起名取名
实用资料
游戏测试